细雨中的呐喊与沉默在一个阴雨绵绵的春末,我读完了余华的长篇《在细雨中呼喊》。乍一看,这本书的四个章节杂乱、破碎、跳跃,但读完之后,我突然意识到,书中看似碎片化的“我”的记忆到达了终点。孙光林以最终的返乡,为这条路径优美地画上了一个闭合的圆圈,形成了一个完整而纠结的循环。
《在细雨中呼喊》是一本穿插着倒叙和闪回的“童年回忆录”,包含了他“对童年和青春期的感受和理解”。书中人的命运,像绵绵细雨。雨前多云,隐隐打雷,像倾盆大雨的架势,叫人不知所措;当雨真正来到的时候,它却像柔软的手一样从云端落下,就像一首清欢舒畅的乡村音乐。我们不由自主的感激上天,让我们得以逃离命运的暴雨,但与此同时,散落的荒凉的记忆就像天空飘动的细雨直击内心。
连绵不断的生活细雨,自有它的刚柔平衡——它无声地熄灭了以前许多裹在哭喊里的不甘、无奈、遗憾、怨恨,当然,也包含着那些美好、渴望、追求、激情。其实,很多在细雨中呐喊的生命,譬如孙有元一样。年轻时,他敢抱着父亲僵硬的身体对抗整个当铺,但到了晚年,面对儿子无理的责骂,他却变得谦卑胆怯。只有少数人选择在风暴中与命运激烈对抗,或破釜沉舟,或疲惫而死;更多的人选择接受生活的游戏规则,留在命运的细雨中。
命运的不可预测,加上人性中趋利避害的本能,让我们充满了对生命中美好事物的期望,但命运的可怕之处在于,当这种期望被残酷的现实所消磨时,随之而来的是漫长的心理折磨。我们忍受不满,我们忍受分歧,我们忍受数不尽的失望失落,直到我们的痛苦变成天地之间的尘埃,记忆里的微风,以求能让我们可以在细雨中自由移动——最后,我们融入了现实,我们平静了下来。诚然,我们在细雨中哭过,但我们逐渐明白,也许在细雨中平静地行走,平静地回顾我们走过的路,是最明智、最坦然的事情。
我一直很欣赏余华的小说。在我看来,作为描绘现实的伟大作品,不仅要尽量避免人物的黑白脸谱化,还要在时代和生活的原貌基础上,尽一切可能还原命运的不可预测性。在《细雨》中,虽然没有绝对的善与恶,但有爱、有恨、有善、有怨,即使命运的回报并不总是像人们所希望的那样自然到来。善无善报,恶无恶报。“我”的叙事呈现了命运背后生活的真实面貌,半隐半现。书中对苦难的描述真实而残酷,对人们在面对不公和背叛时的心理活动有深刻而准确的洞察,使我不仅感叹,在那个冷酷的年代于细雨中呼喊的美妙,以及沉默之刻到来时,他们对命运所尽的责任。
当然,选择沉默、选择平凡的生活也不是一件纯粹的坏事。虽然我们选择了不再为命运的反复无常而纠结,但我们的灵魂仍然可以在细雨真正的、自由地呐喊。随着时间的流逝,我们所有的世俗财产、名头名号等等一切都会逐渐被吞噬,但对过去生活的回忆,为我们的晚年来换取生活的平静。也许孤独,也许无奈,但我们得以保留的记忆本身便是珍贵的生机与和谐。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