媒体关注

当前位置: 首页 >> 新闻资讯 >> 媒体关注

媒体关注

媒体聚焦 | 经济日报、人民日报客户端、中国城市报等主流媒体聚焦赣江新区

发布日期:2023-11-03

近日,《经济日报》、人民日报客户端、《中国城市报》等主流媒体点赞新区城市生态建设和企业创新发展等工作,一起来关注。

1698998649303956.png

1698998659663305.png

走进位于江西南昌经开区的江铃集团新能源汽车有限公司生产基地,在新能源车联网监控中心系统的大屏幕上,一个个移动的光标代表着一辆辆“江铃造”新能源汽车。“随意点击一辆车,车型、电池状态、预警状态等信息便能清楚呈现。”江铃集团新能源汽车有限公司党委书记单丰武说,“万物互联时代,数字化转型是汽车产业可持续发展的必然趋势。”

近年来,作为一家专注于新能源汽车研发、生产、销售的国家高新技术企业,江铃集团新能源汽车有限公司积极打造数字化工厂,利用人工智能、云计算、大数据等先进信息技术优化汽车制造生态系统,致力于整车集成、轻量化、智能化、三电系统等关键技术研究,获得两项科技部重点研发计划重点专项项目。

发力智能制造

在焊装车间,数百台橙色机器人整齐排列,挥舞着手臂对流水线上一辆辆整车进行焊接;在涂装车间,数十台智能油漆喷涂机器人精准作业,从车型识别、颜色确认到油漆切换、喷涂作业,各项工序有序运行。

“目前,工厂焊装车间自动化率达90%以上,其中主焊线和涂装车间油漆喷漆自动化率达100%,产线的自动化率、单台能耗、废弃物排放均处于行业领先水平。”江铃集团新能源汽车有限公司制造物流部部长王付才告诉记者。

“人员流动、市场要求以及车型频繁更新带来的挑战日益凸显,想方设法提高生产效率和成本效益,成为行业突破原有产销模式的重要手段。”江铃集团新能源汽车有限公司工程研究院副院长陈立伟介绍,公司用3年时间建设了面积达20万平方米的能量工厂,拥有冲压、焊装、涂装、总装及动力电池包5个工艺车间,引进数百台智能机器人分布在工艺流水线上,在生产工艺方面获得254项新型专利技术。

生产环节、技术工艺逐步迈向自动化、智能化,如何才能实现二者完美结合?江铃集团新能源汽车有限公司将5G技术全面应用于生产各环节,将MES生产管理系统与工厂大数据平台互联互通,通过数据采集、大数据分析及决策,实时监测和分析产线运行状态、产品交付进度、过程质量状态,实现生产制造的设备状态透明化、产品质量透明化、生产进程透明化。

“在5G技术的加持下,人、机器和数据在智慧工厂有效配合协作,实现生产数据价值提升约15%、生产效率提升约30%、人员安全提升约30%。”江铃集团新能源汽车有限公司总装车间工艺质量主管许勇说,该工厂不仅能生产全系列高品质车型,而且为下线的每一辆新车提供质量保障。

突破技术难关

随着环境污染、能源危机等问题日益受到关注,汽车行业对低碳发展、节能减排的要求愈发迫切。新能源汽车如何进一步节能减排?“推动汽车实现轻量化,进一步减重、续航、提效。”江铃集团新能源汽车有限公司工程研究院副院长聂小勇说。

在保证汽车车身强度和安全性能的前提下,做到减轻汽车重量、提高能耗效率、延长续航里程,需要先进的结构设计、材料和工艺。江铃集团新能源汽车有限公司专门组建团队进行技术攻关,在车辆设计、材料选用、结构优化、工艺创新等方面进行一次又一次的尝试。

“最终,我们选择了全铝和钢铝混合材料,并依据新材料特点设计了更加合理的车身结构,还对零部件进行了薄壁化、中空化、小型化、复合化工艺改进。”聂小勇说,这是公司首次大量应用热成型件、钢铝混合材料,实现车身结构高强度与轻量化应用的高度融合。在2022年第十五届国际汽车轻量化大会上,江铃集团新能源汽车有限公司“轻量化车身技术”荣获“乘用车创新奖”。

“只有不断突破技术难关,才能实现厚积薄发。”聂小勇说,在轻量化技术方面求突破的同时,公司不断探索自动驾驶和新能源如何更好结合。

在无人驾驶测试区域,一辆新能源纯电动汽车在无人驾驶模式下,一气呵成完成上坡、下坡、急转弯、过S弯道、停车等动作。据介绍,该车型加装了16线激光雷达、域控制器、高精度定位天线等设备后,能够实现在特定场景下L4级无人驾驶。

“通过持续深耕智能网联技术领域,研发团队已掌握L2.5级智能辅助及自动驾驶技术,并拥有智能座舱、手机互联APP等智能交互硬件。”聂小勇介绍,公司目前在智能驾驶预研、智能座舱开发、车联网开发等方面,逐步实现了智能驾驶技术从无到有的突破。

坚持自主创新、掌握关键技术、培育形成完整的产业链,才能在产业竞争的跑道上处于领先水平。近年来,江铃集团新能源汽车有限公司陆续建成现代化三电实验中心、试制试验中心、造型中心、智能控制室、轻量化材料应用试验室,在电动化、网联化、智能化、轻量化、共享化等方面加快科技创新步伐。截至目前,公司共获得发明专利授权46项、实用新型专利授权409项、外观设计专利220项、软件著作权4项。

布局全球市场

日前,300辆纯电动轿车驶出江铃集团新能源汽车有限公司大门,启程运往土耳其,标志着拓展海外市场又迈出了坚实一步。

“此次出口的产品使用双电机组合,综合输出功率170千瓦,百公里加速时间仅为5.8秒。”聂小勇说,高标准的制造水平、优越的产品性能,为江铃开拓了广阔的海外市场。公司与多家国际一流企业建立了稳定的合作关系,产品出口近20个国家和地区。

“为给海内外客户提供更加专业的技术支持,我们面向全球服务上‘云’。”聂小勇说,作为一家自主开发车载系统的整车厂,江铃集团新能源汽车有限公司不断完善品牌发展战略,根据市场需求,在全球一体化部署车联网。

“车联网能将我们的产品车辆连接到开放的网络上,进行车与云平台、车与车、车与路、车与人、车内的全方位网络链接,实现对产品全生命周期的追溯。”陈立伟介绍,车联网还聚合了买车、用车、养车、娱乐、交友等诸多功能,今后将逐步实现智能穿戴设备联动、安全车载支付、体征监测、移动办公和智能家居交互等功能搭载,为全球用户提供智能化与个性化服务。

生产智能化、产品多样化、售后优质化……江铃集团新能源汽车有限公司不断开拓新领域,为拓宽产线布局和实现海外市场可持续发展提供支持。如今,在实现经销商全国一线城市全覆盖的基础上,江铃集团新能源汽车有限公司积极在土耳其组建专业销售团队、建立销售展厅,计划在3年内建成拥有35家经销商的销售网络。“以未来智慧交通的需求为导向,我们将紧跟时代步伐,以创新为支撑、以质量为保障,提高品牌竞争力,为推动新能源汽车行业高质量发展贡献力量。”聂小勇说。

1698999004573286.png

10月31日,在“世界城市日”到来之际,赣江新区中医药科创城开展了世界城市日宣传活动。活动以“汇聚资源,共建可持续的城市未来”为主题。

据了解,近年来中医药科创城先后投资近百亿元实施了公共研发中心、会展中心、邻里中心、老旧小区改造、城市形象提升等基础设施项目,以及5G智慧照明、中医药文化公园、安置房、学校、幼儿园等民生项目,3平方公里核心区基本建成,2.45平方公里框架全面形成,9平方公里拓展区建设推进顺利,城市面貌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百姓在此安居乐业,享受着城市发展带给大家的各种福利。

在活动现场,新祺周管理处垃圾分类办还向广大市民发出倡议,呼吁大家从点滴做起,自觉成为垃圾分类知识的宣传者和践行者,让“绿色、低碳、环保”的理念深入人心,共同建设和谐宜居的幸福家园,共同创造城市的美好未来!

通过举办世界城市日的主题宣传活动,加强了相关部门与市民之间的沟通与互动,提升了市民对城市发展的认知和参与意识。也动员了城市建设和管理的部门进一步提高思想认识,在巩固已经取得的成绩基础上,以城市规划为引领,加快推进各项基础设施建设、补齐城市短板,加强城市管理,推进生活垃圾分类,坚持生态优先、绿色发展,不断拓展城市生态空间,将科创城打造成四季有绿、四季有景、四季有花、宜居宜业宜游的生态之城。

1698999081100971.png

1698999089895486.png

近年来,江西赣江新区把质量强区建设作为推动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抓手,以“建人民满意的好房子”为目标,把工程质量标准化管理工作记在心上、抓在手上,通过推进智慧工地建设、实施工程质量监督差异化管理等,促进安置房、学校、医院等民生及公共配套项目工程质量管理水平提高,形成了一系列在江西省可复制、可推广的经验,为推进江西省住建事业高质量发展作出了贡献。 

  打造绿色宜居家园 

  以商品房的标准精心打造人人适居的安置房,致力打造品质人居典范,不断提升新区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这是赣江新区安置房建设的初心。 

  据悉,总投资7.19亿元的金桥片区安置房项目,用地面积为123.84亩,可安置1310户居民。小区不仅建有12栋住宅、1座幼儿园,还完善了老年活动中心、社区食堂、配套用房及社区公园等场所设施。 

  赣江新区城乡建设和交通局建设管理组组长、中医药科创城城乡建设和交通部部长丁小明介绍,金桥片区安置房项目实施过程中积极应用了BIM技术,不仅在工程实施前期对内部管线碰撞等进行了优化设计,而且还为项目后期运维管理提供了帮助。 

  中医药科创城仲景雅苑二期安置房项目是赣江新区首个装配式住宅项目,2021年1月开工建设,2022年12月竣工交付,历时近两年。该项目总建筑面积约19万平方米,包括11栋高层住宅、1栋高层公建、1栋多层公建、1个地下室,为1274户拆迁安置户提供了优质安心住所。 

  与传统建筑不同,装配式建筑具有质量好、节能环保、工期较短、节约人力等优点。同时,由于不受外部天气影响,装配式建筑构件可标准化、大批量生产,在质量方面有所保证。  

  中医药科创城城乡建设和交通部建设管理组负责人徐熊为介绍,由于大量构件在工厂加工,项目施工现场可以减少物料损耗及建筑垃圾的产生,对人力的需求也大大降低。不仅如此,由于减少了现场施工的工序,工期也会大幅缩短。 

  完善公共服务配套设施  

  近年来,赣江新区为了更好满足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向往,持续在民生改善上下更大力气,让人民群众的生活品质更有内涵、更具质感。

  今年4月,总投资17亿元、建筑面积约14万平方米的南昌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赣江新区医院(赣江新区人民医院)正式接诊患者。该医院填补了赣江新区没有三甲医院的空白,提升了赣江新区卫生健康水平,让百姓在家门口就能享受到优质医疗服务。

  今年8月,总投资约1.95亿元,由赣江新区和南师附小教育集团共同打造的一所高起点、高水平、高品质现代化公办小学——赣江新区儒乐湖实验小学投入使用。自然科普学堂、成长探险花园、体能觉醒运动场、逐梦缤纷广场、班级菜地、图书馆、多功能报告厅、心理咨询室、书法教室、音乐教室、美术教室、舞蹈教室……新建的小学真正做到让每一面墙会说话,让在校的学生能够随时得到潜移默化的教育。 

  今年9月,总投资6亿余元、建筑面积7.5万平方米,由江西师大与赣江新区及经开组团联合打造的江西师大附属赣江新区中学投入使用。这所现代化公办初级中学功能齐全、设施一流,配备了现代化、多功能的实验室、心理咨询室、录播室、音乐室、美术室、舞蹈室、书法室等教室。 

  此外,科创城学校、儒乐湖一小和儒乐湖二小等学校项目也在马不停蹄地加速推进。

  创新工程质量监督模式 

  近年来,赣江新区积极贯彻落实“质量强省”战略,以推进“数字住建”建设为契机,自主研发了赣江新区智慧工地管理服务平台工程质量管理子模块,以“技防”支撑“人防”,实施“工程质量安全监督差异化管理”,进一步提升工程监督管理水平。  

  记者了解到,赣江新区在建项目参建单位将每一个环节举牌验证照片、验证内容、验证人签名等证明信息进行记录,并上传到新区智慧工地管理服务平台,施工人员和监管人员可随时在线抽查,进一步保障混凝土试块检测真实性、有效性,确保施工现场使用的混凝土质量管控到位。  

  赣江新区城乡建设和交通局设计图审和质量安全组组长陈举告诉记者,项目参建单位还将技术方案和交底人、接受交底人、交底时间记录上传到新区智慧管理服务平台,形成技术交底资料库,规范质量技术交底过程,方便项目参建单位在施工现场随时查询,提高了质量管理效率。同时,赣江新区开通了监管部门抽查功能,监管人员可在办公室线上翻阅资料,缩短了到施工现场检查的时间,减少了对企业的检查频次,优化了营商环境。 

  “施工企业质量管理人员在施工现场发现问题可通过手机实时拍照上传,各施工企业在后台可以随时随地查看发现的工程质量问题和整改情况。”赣江新区慧工科技有限公司员工伍云鹏进一步介绍,工程质量监督人员在施工现场发现问题可直接在线上向施工企业送达整改意见书,施工企业按照规范要求整改到位后,上传整改照片和整改情况等内容,做到隐患整改闭环管理。

  为防止伪造检测数据、出具虚假报告等行为,确保工程检测行为的真实性,赣江新区智慧工地管理服务平台准备开发检测管理模块,要求施工企业、检测企业上传地基基础、桩基础、主体结构检测活动等照片,进一步保障施工现场开展检测活动的真实性。后续还将开发混凝土试块制作、材料送检等活动全过程监控系统模块。 

  此外,赣江新区实施工程质量差异化管理,制定出台《赣江新区房屋建筑和市政基础设施工程质量安全监督差异化管理办法(试行)》,监管人员可以根据管理制度、质量安全、企业信誉、扬尘治理、智慧工地建设、管理人员履职等6方面硬性指标进行打分,按照优秀、合格、不合格三档对工程项目分别评为A类、B类、C类三个类别。监管人员有针对性地对三类工程项目进行差异化监管,进一步突出了监督工作重点,提高了监管效能。

微信图片_20231103161418.png

1698999307989667.png

扫码关注企业公众号

扫码关注企业抖音号

版权所有©赣江控股集团

电话:0791-83882178   电子邮箱:ganjiangjituan@163.com

地址:江西省赣江新区直管区金山大道2333号杏茂商业中心1-8#楼

备案号:赣ICP备2022006110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