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巩(1019—1083年),字子固,江西南丰人。北宋文学家、史学家、政治家。历任太平州司法参军、齐州知州、洪州知州等职。他为政廉洁奉公,勤于政事,关心百姓疾苦。文学成就突出,与欧阳修、王安石等一起,名列“唐宋八大家”。
黄庭坚(1045—1105年),字鲁直,号山谷道人、涪翁,江西修水人。北宋著名文学家、书法家。曾任吉州太和县知县、吏部员外郎、太平州知州等职。黄庭坚与张耒、晁补之、秦观并称“苏门四学士”,诗名尤其突出,与苏轼并称“苏黄”,为“江西诗派”始祖。黄庭坚一生为官清正,治学严谨,以文坛宗师、孝廉楷模垂范千古。
阮啸仙(1898—1935年),原名阮熙朝,广东河源人。大革命时期农民运动的重要领导人之一,党的五大上,被选为中央监察委员会候补委员。第一任中央审计委员会主任,人民审计制度的创建者和奠基人,被誉为“苏区经济卫士”。2009年,被评为“100位为新中国成立作出突出贡献的英雄模范人物”。
谢公旦,南宋崇仁(今江西省崇仁县)人,字清父,人称“野航先生”,历任监察御史、太常少卿、宝章阁直学士等职,谢公旦在朝时为宋理宗老师、朝廷重臣。谢公旦自幼饱读儒家诗书,深受临川文化中“刚直不阿、清正廉洁”思想的熏陶,为官清廉,留下了“百支金烛不动‘心’”的佳话。
陈勉(1381-1453年),字希进,江西宁都人。明代政治家、军事家。永乐年间进士,为官四十余载,历任监察御史、按察司副使、南京都察院右都御史。陈勉为官善于、敢于任事,且两袖清风、廉洁奉公,《明史》称“勉外和内刚,精通法律,吏不敢欺”。
董振堂(1895-1937年),字绍仲,河北邢台人。曾任中国工农红军第五军团副总指挥兼13军军长、红军第五军军长、中华苏维埃共和国中央执行委员,是红军西路军西征河西走廊中牺牲的最高级别将领之一,也是土地革命战争时期牺牲的最高级别红军将领之一。
颜龙安,江西萍乡人,1937年9月出生,中共党员,江西省农业科学院名誉院长,中国工程院院士。我国籼型杂交水稻的开拓者和主要发明者。曾获国家发明特等奖、全国科学大会奖,先后3次被评为全国劳动模范和先进工作者,5次被评为江西省劳动模范。
支月英,女,1961年5月生,中共党员,江西进贤人。她19岁离家来到江西奉新大山深处,成为一名乡村教师,40多年坚守山村,点亮了几代山区孩子的人生梦想。先后获得感动中国2016年度人物、全国脱贫攻坚先进个人、第八届全国道德模范等荣誉。
友情链接: